中国各城市汽车产业排名
年7月中国十大汽车保有量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苏州、郑州、上海、西安、深圳、东莞、武汉。北京作为首都,机动车保有量居首,汽车市场活跃,但交通压力显著。成都和重庆的汽车保有量均突破600万辆,成都是西部核心城市,消费需求旺盛;重庆则凭借人口与经济规模推动汽车市场增长。
广西柳州市是广西省的第一大工业城市,也是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,拥有一汽、东风、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。工业发达的同时,该市犯罪率居全国各城市前列,因此被列为中国十大暴力城市之首。
传统汽车强市 上海:上汽集团总部,涵盖大众、通用等合资品牌及蔚来等新势力,产业链最完整。 长春:一汽集团大本营,红旗、解放等自主品牌核心生产基地。 广州:广汽集团(丰田、本田合资厂)及小鹏汽车总部,日系车产能突出。
长春:吉林省省会,汽车产业发达,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,同时在农业科技等方面有优势。 之后排名大致靠前的城市还有大庆、鞍山、营口、吉林市等。大庆石油资源丰富,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;鞍山钢铁产业闻名;营口是重要港口城市,经济发展势头良好;吉林市有一定工业基础和旅游资源。
总结排名大连(综合实力最强,外向型经济突出)沈阳(工业+交通+医疗教育绝对优势)长春(汽车产业单一但技术壁垒高)哈尔滨(文旅+对俄特色,经济总量稍弱)东北城市发展呈现“南强北弱”格局,辽宁双核(大连、沈阳)明显领先,但吉林、黑龙江的产业特色(汽车、冰雪经济)仍具不可替代性。
各市新能源车产量排名
第一梯队是保有量超百万级的城市,有上海和深圳。上海新能源汽车超150万辆,占汽车总量22%,且充电桩密度6台/平方公里,基础设施完善;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稳居百万级,5月销量38万辆(交强险数据),政策扶持与产业基础驱动了高渗透率。第二梯队是新能源汽车有一定规模占比或保有量超50万辆的城市。
年全国城市汽车产量前十如下: 上海,汽车产业规模庞大且技术先进,拥有众多知名车企和完善产业链,产量位居前列。 长春,作为传统汽车工业基地,有着深厚产业底蕴,在汽车制造方面实力强劲。 广州,汽车产业发展迅速,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表现突出,产量可观。
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量十强省份排名依次为安徽、广东、重庆、山东、江苏、陕西、浙江、上海、湖南、吉林。具体情况如下:安徽以1495万辆的产量登顶,同比大幅增长,新能源占比近50%,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09万辆,位居全国第一,奇瑞等本土车企带动效应明显。
合肥:凭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,在汽车产量方面表现突出。 北京:拥有多家汽车企业,在智能化汽车等方面积极探索,产量保持一定规模。 成都: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,不断加大投入,产量稳步上升。 宁波:汽车零部件产业发达,为整车生产提供有力支撑,整车产量也有不错成绩。
广东 广东经济发达,制造业实力雄厚,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。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广东设有生产基地或销售网络,加上庞大的消费市场,使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。例如,广州、深圳等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名列前茅,大量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出行,推动了保有量的增长。
比亚迪:371501辆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多元化产品矩阵(涵盖纯电、混动及高端品牌),以绝对优势领跑市场。其销量占当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近三分之一,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。 吉利汽车:147347辆吉利汽车同比增长92%,创下单月销量历史新高。
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城市是哪
上海位居第一,不仅销量遥遥领先,其新能源车的年度渗透率423%也在销量前十的城市中排名第一。尽管上海并非全国新能源车渗透率最高的城市(广西柳州市和海南三亚市去年的新能源车年度渗透率比上海还高),但考虑到其庞大的汽车销售体量,上海对新能源车市场的贡献无疑是非常显著的。
第一梯队是保有量超百万级的城市,有上海和深圳。上海新能源汽车超150万辆,占汽车总量22%,且充电桩密度6台/平方公里,基础设施完善;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稳居百万级,5月销量38万辆(交强险数据),政策扶持与产业基础驱动了高渗透率。
根据目前可获得的最新数据,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全球第一的城市是深圳。在2024年,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惊人的2953万辆,这一数字不仅让深圳问鼎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,更显示出中国在全球汽车产销方面的强劲实力。深圳的这一成就,得益于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持续的创新投入。
年新晋“中国汽车第一城”是深圳,传统意义上“中国汽车城”指长春。深圳在2024年成为中国汽车产量第一城,产量达2953万辆,首次超越重庆、广州等城市。其核心驱动力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,比亚迪贡献超280万辆新能源车产量,成为关键支撑。
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城市排名
截至2025年6月相关数据,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多的城市排名情况大致如下:第一梯队是保有量超百万级的城市,有上海和深圳。上海新能源汽车超150万辆,占汽车总量22%,且充电桩密度6台/平方公里,基础设施完善;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稳居百万级,5月销量38万辆(交强险数据),政策扶持与产业基础驱动了高渗透率。
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,经济发达,消费能力强。新能源汽车品牌众多,销售渠道丰富。上海还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,提高了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意愿,保有量位居前列。 山东 山东是人口大省,经济总量大。
成都:汽车保有量超700万辆,2023年9月起超越北京成为全国第一,且连续两年稳居榜首。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居非限购城市首位,这得益于当地无限购政策、良好的汽车产业基础以及居民的消费习惯,同时地理优势、产业支持和消费需求也为汽车保有量增长提供支撑。
广州:广州对新能源汽车的欢迎度也很高,9月上险量位列第二位,与深圳的差距并不是很大。其中,54%来自个人用户。上险量最多的车型是本田基于广汽传祺GS4打造的世锐PHEV,这是一辆紧凑型插电混动SUV,第二名是小鹏G3。
柳州:柳州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突出,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1/7,是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领跑者。武汉:武汉的汽车产业以神龙汽车和东风本田为代表,近年来在汽车制造和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北京:北京拥有深厚的汽车工业发展史,是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的重要中心。
广州/深圳作为珠三角核心城市,两地保有量均超400万辆,新能源车普及率较高。沈阳东北地区唯一上榜城市(319万辆,2023年),区域汽车消费集中度明显。其他备注:全国共有43个城市汽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,25个城市超300万辆。成都与北京的差距极小(2023年仅差1万辆),未来排名可能动态变化。
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排名前十的省份
上海:500万辆级,汽车保有量密度全国第一,新能源保有量占比9%,政策推动下新能源车型增长显著。苏州:500万辆级,经济发达、人口密集,汽车消费市场活跃。郑州:500万辆级,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,交通需求旺盛。西安:400万-500万辆区间,预估保有量516万辆,可能成为下一匹黑马,近年增长势头强劲。
全国汽车保有量相关排名信息如下:省份排名(2023年数据)广东超5000万辆,位居全国第三;江苏超4000万辆,排全国第四;浙江和山东均超3000万辆,分别位列全国第五和第六;四川超2000万辆,排在全国第七。
截至2025年6月底,部分城市汽车保有量排名信息如下:前三名为成都、北京、重庆,汽车保有量均超600万辆;其次是苏州、郑州、上海、西安,保有量均超500万辆。根据公安部统计,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6亿辆,其中汽车59亿辆。有相关数据明确体现了部分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情况。
另外,像安徽、湖北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快的省份,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有不错的表现。 广东 广东经济发达,制造业实力雄厚,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。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广东设有生产基地或销售网络,加上庞大的消费市场,使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。
年7月中国十大汽车保有量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苏州、郑州、上海、西安、深圳、东莞、武汉。北京作为首都,机动车保有量居首,汽车市场活跃,但交通压力显著。成都和重庆的汽车保有量均突破600万辆,成都是西部核心城市,消费需求旺盛;重庆则凭借人口与经济规模推动汽车市场增长。
本文来自作者[新闻资讯]投稿,不代表杉一植物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shanyiplant.cn/zlan/202511-7360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杉一植物的签约作者“新闻资讯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新能源汽车城市排名/新能源汽车地区排名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杉一植物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中国各城市汽车产业排名 年7月中国十大汽车保有量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苏州、郑州、上海、西安、深圳、东莞、武汉。...